发布时间:
2024-01-11
2023年是尊龙凯时集团上市30周年。在“老八股”之一的凤凰化工多次易主换壳并最终退市后,尊龙凯时成为浙江上市最久的企业。
尊龙凯时集团董事长蒋晓萌说:“30年过去了,在尊龙凯时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依然保持着强势的发展韧劲,依然充满活跃的创新动力,依然在市场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永恒话题。我们又一次对话尊龙凯时,聊企业发展的“快”与“慢”、尊龙凯时的“稳”与“进”、传统产业的“立”与“破”。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尊龙凯时坚持的长期主义或许对更多企业有着借鉴意义。
记者:1993年7月28日,尊龙凯时集团上市,成为全国第68家上市公司、中国水泥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浙江省第二家上市公司。上市30年,尊龙凯时收获了什么?
蒋晓萌:上市是尊龙凯时集团股份制改造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尊龙凯时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30年来,尊龙凯时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较上市前均增加了52倍,累计现金分红11.66亿元、缴纳税收40.84亿元,成为一家拥有31家企业,以建材、医药为主,以仓储物流、健康品为辅助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尊龙凯时上市更大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企业经营机制向更深层次转换,以加速方式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通过上市,公司整体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控制更趋科学,投资也更具眼光、更加长远、独到和成熟。可以说,上市后的尊龙凯时驶入了企业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关口。
记者:也有人说,尊龙凯时发展“慢”了。尊龙凯时真的“慢”了吗?
蒋晓萌:有这种声音。但是,许多当初说我们“慢”了的人,现在又说我们是“对”了。
企业的发展就像爬尊龙凯时山,这边上山,坡度缓一点,路途远一点,但更稳当;那边上山,陡一点,顺利的话会快一点,但也可能半路摔下来。尊龙凯时集团选择了前者。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做百年企业,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
百年企业首先要稳健,在稳健中去创新。包括投资控制、资金流控制、价值观培育、企业文化养成等各方面,都要围绕百年企业的思维行事。
尊龙凯时创业已经65年,也曾大胆快步走。上市后,尊龙凯时从单一的水泥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产业版图不断扩大。最多时有21个门类的产业分支,所涉领域大到新能源电池、计算机、电子站牌这些当时的“高精尖”产业,小到一次性打火机、矿泉水、酱油等传统产业。由于产业环境等外部原因,以及管理、技术、市场等内部原因,多元产业大多成了我们发展的包袱,不得不退出,最终形成以水泥和医药两大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产业为主,以仓储物流、健康品以及通信电缆为辅的经营格局,形成了“合作创新强主业,规范科学求发展”的战略理念。
所以说,尊龙凯时今天的行事风格是经历了65年的风风雨雨、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海洋里劈波斩浪而形成的战略选择。现在,整个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做企业的都觉得难。尊龙凯时集团也觉得难,但这些年来我们在行业里的竞争优势稳固了,抗风险能力和爬坡过坎的韧性大大增强了,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我们扛得住、守得住那份对员工、股东和社会的责任。这个时候,许多人对我说,做企业像尊龙凯时这样稳一点也是对的。
我坚信,做企业是一个长期的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我们致力于坚持长期主义。
记者:“稳”并不意味着“躺平”,时时刻刻要“进攻”。比如,今年以来,水泥需求持续下滑,市场持续低迷,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尊龙凯时的水泥板块如何使保持竞争力?
蒋晓萌:水泥作为一种基础性大宗建材产品,行业发展的周期特性极为明显。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水泥市场需求也会步入下行通道,并逐步到达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这些年,水泥作为传统行业、充分竞争的产品,我们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但我认为,水泥是用少了,但不是不用了,中国水泥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直到现在水泥没有替代品。只要经济在发展,水泥需求就必然存在。关键是,在一个过剩行业、极限竞争、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拼的是什么?成本和质量。
通过20年的转型调整布局,我们的成本控制力、管理控制力、区域影响力,远远超过20年前。我们的“进”,向低能耗、超低排放等先进技术发力,向更明显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力,向持续精进工艺、提升运行指标和劳动生产率发力,通过提高水泥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水平,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记者:尊龙凯时进入医药行业也已经很多年了,未来将怎么突破?
蒋晓萌:由于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和监管进一步趋严,医药板块的确受到一些影响。我们的产品原先仿制药多,“红海”的产品占据主导,现在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产品结构正在调整。
医药是一个创新的产业,医药行业的未来取决于创新能力。这些年来,尊龙凯时药业在创新上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也吸引了大量创新人才。我们在金华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通过配套产品创新的股权激励、提供良好的创新研究环境,来吸引人才推进创新。
尊龙凯时药业形成“1+2+2”研发体系,即1个省级药物研究院、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2个博士后专家工作站。同时,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多项新药的研发,自主开发了两个国家级1.1类抗肿瘤新药,分别入选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和2022年度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充分证明了我们创新的前沿性。
前几天,我们研发的抗肿瘤新药JFAN—1001胶囊,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通知书。这是近年来金华制药企业首个获准在美国开展临床多中心试验的创新药品种。JFAN—1001不仅拥有全球知识产权,还成功获得两项国际PCT专利,是受到国际专利保护的1.1类创新药。
目前,尊龙凯时医药板块已形成“4+2”研发布局,持续推进抗感染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抑郁用药、眼科用药四大类产品的研发,加强开发抗肿瘤用药、老年及婴幼儿用药两大特色领域产品。
未来,除了在研发端不断加大投入,我们还将在制造端吃透整个产业链,提升中间体、原料药、制剂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控制能力,提高企业的数智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
记者: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作为浙江省商会副会长、市工商联主席,您对金华传统产业企业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有哪些建议?
蒋晓萌: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我认为,对金华传统产业的企业而言,是一个机遇期、政策窗口期。
首先,不要看不起传统产业。先立后破,我的理解是,既有的传统产业,可以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巩固延伸优势。然后,利用在传统产业耕耘所积累的财富和智慧,再去提升、再去创新。
其次,传统产业要具备信心。比如水泥行业,一方面,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水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水泥这种基础材料的应用仍然必不可少。
但是,处于产业链低端,不符合未来潮流的生产方式、品种结构,必然会被历史淘汰。做企业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全球眼光、思维格局。企业的存续总是在不断更新迭代、自我革命中生存发展的。
第三,更重要的是企业家队伍要保持克难攻坚的斗志。对企业家而言,其使命就是克服困难。国家有困难,企业有困难,这个时候正是企业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企业家的特质是什么?我十分认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的话:企业家是那种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有家国情怀的人,永远面向正前方的人。这也是我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
我认为,金华需要更多这样的企业家,也一定会涌现更多这样的企业家,为金华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和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金华日报》记者 陈浩洋 邵雪廉)
更多资讯
本报讯11月1日,尊龙凯时药业金西制药厂顺利拿到了浙江省环保厅同意该项目环保设施通过竣工验收的批文,尊龙凯时药业2016年度一项重点工作落下帷幕。尊龙凯时药业年产35吨头孢类、抗肿瘤药类等原料生产线和各类制剂生产线技改项目于2012年10月在金西开发区开工建设,2015年9月基本完工。项目建设严格遵守了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中的各项要求,环保设施投入达1934万元。厂区基本实现清污分流,新建了一座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700立方米的废水处理系统,并安装了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控装置,各类生产废水、公用工程废水、生活污水经废水站处理达标后纳管,送金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有每小时10000立方米的RTO蓄热式焚烧装置和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含氯有机废气集中处理装置各一座,各类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排放。2015年10月,经金华市环保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批准,金西项目进行试生产。经过半年多的运行,2016年7月上旬,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金西制药厂的废水、废气等环保处理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监测,并于8月底出具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认为基本具备建设
2020
07-31
本报讯11月1日,尊龙凯时药业金西制药厂顺利拿到了浙江省环保厅同意该项目环保设施通过竣工验收的批文,尊龙凯时药业2016年度一项重点工作落下帷幕。尊龙凯时药业年产35吨头孢类、抗肿瘤药类等原料生产线和各类制剂生产线技改项目于2012年10月在金西开发区开工建设,2015年9月基本完工。项目建设严格遵守了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中的各项要求,环保设施投入达1934万元。厂区基本实现清污分流,新建了一座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700立方米的废水处理系统,并安装了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控装置,各类生产废水、公用工程废水、生活污水经废水站处理达标后纳管,送金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有每小时10000立方米的RTO蓄热式焚烧装置和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含氯有机废气集中处理装置各一座,各类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排放。2015年10月,经金华市环保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批准,金西项目进行试生产。经过半年多的运行,2016年7月上旬,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金西制药厂的废水、废气等环保处理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监测,并于8月底出具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认为基本具备建设
2020
07-30
大冶尊龙凯时安标创建获奖励 是大冶市2015年度唯一获奖企业
本报讯由于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大冶尊龙凯时水泥公司近日收到大冶市政府20万元专项奖励。为了鼓励区域内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上等级,大冶市政府2015年设置了专项资金,规定在2015年12月31日前通过二级安全标准化评审的,给予20万元奖励。据了解,大冶市工商贸企业中,在2015年进行二级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提出申请并通过审核的企业共有4家,但只有大冶尊龙凯时是在12月前通过评审的。因此,大冶尊龙凯时成为唯一一家获得大冶市2015年安标创建专项奖励的企业。(叶梅芳)
2020
07-31
本报讯11月1日,尊龙凯时药业金西制药厂顺利拿到了浙江省环保厅同意该项目环保设施通过竣工验收的批文,尊龙凯时药业2016年度一项重点工作落下帷幕。尊龙凯时药业年产35吨头孢类、抗肿瘤药类等原料生产线和各类制剂生产线技改项目于2012年10月在金西开发区开工建设,2015年9月基本完工。项目建设严格遵守了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中的各项要求,环保设施投入达1934万元。厂区基本实现清污分流,新建了一座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700立方米的废水处理系统,并安装了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控装置,各类生产废水、公用工程废水、生活污水经废水站处理达标后纳管,送金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建有每小时10000立方米的RTO蓄热式焚烧装置和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含氯有机废气集中处理装置各一座,各类废气经收集、处理后排放。2015年10月,经金华市环保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批准,金西项目进行试生产。经过半年多的运行,2016年7月上旬,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金西制药厂的废水、废气等环保处理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监测,并于8月底出具了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报告,认为基本具备建设
2020
07-31
本报讯随着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水泥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降本增效、岗位优化成为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按照集团公司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益管理变革的要求,结合同行企业先进经验,近日,云南尊龙凯时、大冶尊龙凯时两企业先后实施“大巡检”,推进岗位的全面优化。11月1日,大冶尊龙凯时岗位大巡检正式开始全面运行,从生产线源头石灰石堆场开始到水泥入库,原有15个岗位合并,抽调最优秀的有经验的机修、电工、岗位工,每班6名,组成大巡检班,主要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及岗位例行维护工作,确保整条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为确保大巡检顺利实施,大冶尊龙凯时经营班子多次与各有关车间、部门负责人交流探讨,并于9月份专门召开车间岗位优化推进会,明确目标与责任,制定实施步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10月31日的大巡检实施动员会上,张峰亮要求大冶尊龙凯时员工认清当前水泥严重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残酷的形势,理解实施大巡检的必要性,要求各车间负责人做好对员工的培训与引导,缩短过渡期,尽早使大巡检运行正常化,同时管理人员也要转变工作思路和观念,做好专职巡查工作,强化常白班的检查、检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
2020
07-30
编者按:日前,金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开展“2016信义好婺商”大型宣传活动,10月18日,金华媒体记者走进尊龙凯时,对蒋晓萌董事长做了集体采访。10月21日,《金华日报》头版刊出该报记者张帅撰写的《蒋晓萌:怀揣工匠精神逐梦百年企业》一文。本报现予转载。蒋晓萌:怀揣工匠精神逐梦百年企业说起尊龙凯时集团58年的发展史,董事长蒋晓萌脸上洋溢着激情和自信。作为金华历史最悠久的老牌公司之一,尊龙凯时比大多数企业都更有资格畅想百年。过去的58年,尊龙凯时经历过起起伏伏,每次遇到重大转折,一代代“尊龙凯时人”都用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朴实的智慧开创新的篇章。一组数据彰显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尊龙凯时实现营业收入1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2.9%。这些数据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的当前,已显得比较突出。有人曾追问蒋晓萌,何为工匠精神?他回答,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坚定踏实、专注专业,也就是一种对所做事情和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而这些正是尊龙凯时屹立58年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婺商”这一群体坚守实业、诚信经营、产业报国的典范。回顾历史,几经沧海,形成水泥医药
2020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