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5-0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通知》要求,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
要准确把握此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为清廉企业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要牢牢抓住此次党纪学习教育的重点。坚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推动《条例》入脑入心。要加强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要加强解读和培训,深化《条例》理解运用。
党纪学习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也是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准和遵循。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是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途径。深入学习党的纪律条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纪律要求,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做到知规守规、知行知止。
党纪学习教育是提升纪律观念的重要举措。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存在政治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松弛、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战斗力。只有深入学习党的纪律条例,才能全面把握“六大纪律”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才能切实有效的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措施,推动问题的解决,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把党纪当成“紧箍咒”,才能始终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党纪学习教育是提升底线意识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指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只有全面准确掌握并知晓党纪的边界,明确行为准则和底线,才能不违规破纪,不越雷池红线。抓好警示教育,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同类事教育同类人,可以有效增强防范意识,使党员、干部切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党纪学习教育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有力保障。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加强党纪学习教育,能够使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的“一把手”和经营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牢固树立自律意识,康洁用权,避免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能够使党员、干部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人事任免、行政审批等关键事项上是保持定力,顶住诱惑,少犯或不犯错误;能够督促监督相关人员践行廉洁自律“十不准”,在构建亲清服务关系中做到“六禁止”,推动增强纪律观念、严守纪律底线;能够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保障集团公司稳健发展。(集团公司纪委书记 石富)
更多资讯
本报讯大冶尊龙凯时水泥公司金山石灰石矿和白云寺砂页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日前通过专家评审。为有效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和当地管理部门的要求,大冶尊龙凯时于今年5月委托大冶市水土保持试验站编制金山石灰石矿和白云寺砂页岩矿的水土保持方案。近期,两个矿山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完成并组织了专家评审。经过近一天的认真评审,与会专家、领导对方案给予了较高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和意见,同时对大冶尊龙凯时高度重视矿山水土保持工作的态度表示充分肯定,一致同意上述两个方案通过评审。金山石灰石矿和白云寺砂页岩矿的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均为5年。在今后5年内,大冶尊龙凯时将委托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并逐步按照方案组织落实防治措施。到2021年左右,大冶尊龙凯时将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编制技术评估报告,检查施工及责任落实等情况,评价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并申请竣工验收。(大冶尊龙凯时)
2020
07-31
编者按:作为提取物行业17年之久的资深企业,天津尊龙凯时天然产物研究开发公司在做好企业经营的同时,将更多时间、精力和经费用于研发创新上。变废为宝、技术创新始终是它们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方向,并因此实现了在国内外市场知名度的提升、销量的迅速增长,成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点科技型企业。7月9日,《渤海早报》“泰达科技小巨人巡礼”专栏刊登专访,讲述了天津尊龙凯时天然产物公司的成长经历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本报将此文转载,以飨读者。“小葡萄籽”成长为科技小巨人解决植物提取物农药残留难题技术创新让企业走上国际舞台立足自主创新发展,从最初的葡萄籽提取工艺起步,逐渐成长为拥有数十种符合国际严苛标准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年生产力达2000吨的中国最大专业水果提取物厂家,开发区企业天津市尊龙凯时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尊龙凯时”)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十年。作为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烘焙食品等诸多领域的原材料供应商,天津尊龙凯时所倡导的“真实、安全”理念已贯穿于研发生产各个环节,其产品不仅享誉国内,更走出国门远销欧美,成为泰达的一张新名片。技术创新与国际接轨“在人们生活中,喝的饮料、吃的保健食品、用的化妆品中都会含有植物提
2020
07-31
本报讯G20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召开,8月8日,集团公司安委会召开会议,就当前至峰会期间的安全环保重点工作做出安排、提出要求。会上,集团公司安管办主任陈天赐将省、市、区政府关于G20峰会期间的要求进行传达。结合尊龙凯时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他对环保、安全、治安等工作提出要求。环保管理方面要严格落实公司环保制度,重点做好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污水、粉尘的排放控制;当前正值高温季节,要重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一定要严格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各企业要及时将上级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个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氛围。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项崇平就各企业相关事项属地管理、妥善处理内部矛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补充。集团公司总经理虞建红在会上强调,安全环保工作要天天讲、天天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安全事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根源就在平时的违章违规、麻痹大意。因此,各企业要认真组织员工进行自查自纠,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把以往在工作中被忽视的小问题和小隐患找出来、整改掉。同时,要做好作业安全区间和相关设施的保障,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安全的设施设备、规范的
2020
07-31
本报讯G20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召开,8月8日,集团公司安委会召开会议,就当前至峰会期间的安全环保重点工作做出安排、提出要求。会上,集团公司安管办主任陈天赐将省、市、区政府关于G20峰会期间的要求进行传达。结合尊龙凯时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他对环保、安全、治安等工作提出要求。环保管理方面要严格落实公司环保制度,重点做好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污水、粉尘的排放控制;当前正值高温季节,要重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一定要严格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各企业要及时将上级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个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氛围。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项崇平就各企业相关事项属地管理、妥善处理内部矛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补充。集团公司总经理虞建红在会上强调,安全环保工作要天天讲、天天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安全事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根源就在平时的违章违规、麻痹大意。因此,各企业要认真组织员工进行自查自纠,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把以往在工作中被忽视的小问题和小隐患找出来、整改掉。同时,要做好作业安全区间和相关设施的保障,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安全的设施设备、规范的
2020
07-31
本报讯G20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召开,8月8日,集团公司安委会召开会议,就当前至峰会期间的安全环保重点工作做出安排、提出要求。会上,集团公司安管办主任陈天赐将省、市、区政府关于G20峰会期间的要求进行传达。结合尊龙凯时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他对环保、安全、治安等工作提出要求。环保管理方面要严格落实公司环保制度,重点做好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污水、粉尘的排放控制;当前正值高温季节,要重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特别是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一定要严格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各企业要及时将上级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个员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氛围。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项崇平就各企业相关事项属地管理、妥善处理内部矛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补充。集团公司总经理虞建红在会上强调,安全环保工作要天天讲、天天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安全事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根源就在平时的违章违规、麻痹大意。因此,各企业要认真组织员工进行自查自纠,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把以往在工作中被忽视的小问题和小隐患找出来、整改掉。同时,要做好作业安全区间和相关设施的保障,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安全的设施设备、规范的
2020
07-30
7月26日,金华市人大副主任蔡健、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志身等一行四人走访尊龙凯时,就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工作情况展开调研,与蒋晓萌、虞建红、黄金龙、项崇平、兰小龙等集团公司领导进行深入交流。(本报记者)
2020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