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1-01
周六,乘高铁转地铁,赶到位于杭州之江的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天已大亮。排队进馆时,天气刚刚好,人流刚刚好,我的心情也是刚刚好。
这是浙博之江新馆开馆的第一周。之所以赶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原因是曾经在四月份错过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还有一位“老朋友”——万工轿。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耗时三年,于1350年创作完成的纸本水墨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秀丽风光,一直被尊为元代山水画的经典,有“画中兰亭”之称。1650年,当时的收藏者吴洪裕因爱成痴,临终时竟决定“焚以为殉”,虽然被其侄从火中抢救出来,却已经烧作两段。两段残画后来被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吴其贞收藏,分别重新装裱,前段不足两尺,画面相对完整,被命名为《剩山图》,后段几近二丈,烧残修补严重,称为《无用师卷》。辗转多年之后,《无用师卷》被乾隆皇帝收入内宫,后随故宫文物南迁,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则一直在民间藏家中易手,最终成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难得出来展出。
自从爱上文博,我每次去杭州,都要抽时间去孤山游浙博,但一直没有机会和《剩山图》相遇。特别是今年四月中国美院的那次展出,更是因为个人原因没能前去,着实遗憾。有消息称,此次在之江新馆展出,是《剩山图》真迹最后一次公开亮相。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努力抓住呢?
然而不得不说,之江新馆开馆的这次特展实在是太隆重了,不是简简单单的“盛宴”二字可以形容。良渚玉琮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都是大名鼎鼎的重器,让人不忍心错过。等走到《剩山图》所在的“山水之间”数字人文展厅,已经是中午了。虽然这个时间点让人有点犯困,但是为了看这件期待已久的宝贝,我还是努力让自己清醒起来,从进入展厅的那一刻就拿出笔记本,瞪大眼睛,随时准备做记录。
“山水之间”展览采用了“数字+实物”的展出模式。第一部分通过时间线的梳理,让观众大致了解《剩山图》的历史。虽然早已做过多年“功课”,我还是认认真真地重温了一遍。第二部分采用投影的方式,通过画作放大还原和场景再现的形式,让观众“走进”画里,与画面中的场景近距离接触。结尾部分便是实物展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之前有过了解,我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感叹,感叹自己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终于能够一睹这幅传世名画的真容。
《剩山图》的尺寸,我早已清楚地记得,“纵31.8厘米,横51.4厘米”,不过一张试卷大小。但透过此画,我们可以看见山势圆浑,树木葱郁,随着江天逐渐开阔,山势也逐渐平缓,林间村舍,草木掩映,远山坡渚相连。山头多矾石,山体以长长短短的披麻皴写成,山脚、树根则多以浓墨点苔,尽显葱翠郁勃之态。
我俯下身去,细细搜寻脑海中关于《剩山图》的每一丝印迹。画幅左上角,有“吴之矩”骑缝白文半印,这是焚画那位吴洪裕的父亲,他曾在《富春山居图》每一段的接缝处钤此印信,成为后世辨别真伪的重要依据。右下方的“其贞”朱文印,是为《剩山图》《无用师卷》命名的吴其贞的印章,也是因为他的两次转手,这两段画卷才天各一方。画卷引首,有清朝中叶文人韩崶所题的“富春一角”,现代学者、书法家沈尹默题写的“元黄子久(“子久”是黄公望的字)富春山居图卷真迹烬余残本”等。几枚印章,几行题字,已尽显这传世名画的数百年沧桑。
看完实物,我又去实景体验了一回。那一刻,我好像就在富春江边,吹着江风,感受这富春山水间独特的美景。这种观展模式很新颖,通过现代的高科技手段,让观众与文物“沉浸式”接触,感觉非常奇妙。
领略过《剩山图》的风韵,就不由得想起远在海峡那边的《无用师卷》。两幅画已分离数百年,如今更是相隔两岸,唯一的一次相聚就是2011年的“合璧展”。当时的我还在上初中,展览又是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以只能看着电视新闻流下激动的泪水。那时我就想,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看《富春山居图》,哪怕是其中的一卷都可以。现在心愿达成,却又不免惦念起另外一幅,古人说“得陇望蜀”,大概就是我这种心理吧。
与心心念念多年终于得见的《剩山图》相比,万工轿可以算是我的老朋友了,以前在浙博武林馆区见过好多次,上次“见面”是在半年前。与它初识,是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节目中“前世今生”的故事,让我认识了它,爱上了它。
与旧馆相比,之江新馆的“伊人红妆”专题展区,无论是灯光、展品还是展陈设计,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展览先是以文字、图片形式,详细介绍了自古以来宁波、绍兴地区的婚嫁风俗和嫁妆,再通过一件件展品来还原旧时嫁娶的场景。所有展品中,万工轿是最奢华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件。
旧时的花轿,往往以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分为三等。浙博这顶因需要八个人抬,即所谓的“八抬大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的头等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轿身全木质,以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雕刻了250个人物、数百花鸟虫兽,需花一万多个工时,故称“万工轿”,也称“百子轿”。整个轿子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望之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宫殿。轿上雕刻人物除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等吉祥主题,还有《浣沙记》《天水关》《西厢记》等戏曲场景,轿身中部还点缀了戏曲名段的镜片玻璃画,轿顶“囍”字旁边搭配了粉色、蓝色的流苏和玉片,在庄重的金色主色调间增加了一丝灵动。这是国内现存最豪华的一顶花轿,素有“天下第一轿”之称。
特别神奇的是,这顶万工轿通体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全部采用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也没有轿门。每到迎亲之时,有拆轿师傅跟随迎亲队伍,专门负责拆卸,以供新娘出入。
“十里红妆”是宁绍地区独特的婚俗形式,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几何时,坐上万工轿,带着“十里红妆”队伍出嫁,是当地新娘最大的荣耀。虽然这种盛况如今已难得见到,但并不妨碍人们由文物而产生无尽的想象。作为“十里红妆”的核心,万工轿也受到无数观众喜爱,成为浙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且行且看且思,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三点多,仍然意犹未尽。因为过于专注,有些展品没仔细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但是,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物呢?比如隔海相望的《富春山居图》,比如已经成为展品的万工轿。所以,些许的遗憾,还是留待下次再弥补吧。
浙博之江新馆,我们下次再见!(唐捷)
更多资讯
本报讯随着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水泥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降本增效、岗位优化成为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按照集团公司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益管理变革的要求,结合同行企业先进经验,近日,云南尊龙凯时、大冶尊龙凯时两企业先后实施“大巡检”,推进岗位的全面优化。11月1日,大冶尊龙凯时岗位大巡检正式开始全面运行,从生产线源头石灰石堆场开始到水泥入库,原有15个岗位合并,抽调最优秀的有经验的机修、电工、岗位工,每班6名,组成大巡检班,主要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及岗位例行维护工作,确保整条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为确保大巡检顺利实施,大冶尊龙凯时经营班子多次与各有关车间、部门负责人交流探讨,并于9月份专门召开车间岗位优化推进会,明确目标与责任,制定实施步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10月31日的大巡检实施动员会上,张峰亮要求大冶尊龙凯时员工认清当前水泥严重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残酷的形势,理解实施大巡检的必要性,要求各车间负责人做好对员工的培训与引导,缩短过渡期,尽早使大巡检运行正常化,同时管理人员也要转变工作思路和观念,做好专职巡查工作,强化常白班的检查、检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
2020
07-31
本报讯随着行业竞争形势的变化,水泥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挤压,降本增效、岗位优化成为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按照集团公司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益管理变革的要求,结合同行企业先进经验,近日,云南尊龙凯时、大冶尊龙凯时两企业先后实施“大巡检”,推进岗位的全面优化。11月1日,大冶尊龙凯时岗位大巡检正式开始全面运行,从生产线源头石灰石堆场开始到水泥入库,原有15个岗位合并,抽调最优秀的有经验的机修、电工、岗位工,每班6名,组成大巡检班,主要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及岗位例行维护工作,确保整条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为确保大巡检顺利实施,大冶尊龙凯时经营班子多次与各有关车间、部门负责人交流探讨,并于9月份专门召开车间岗位优化推进会,明确目标与责任,制定实施步骤,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10月31日的大巡检实施动员会上,张峰亮要求大冶尊龙凯时员工认清当前水泥严重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残酷的形势,理解实施大巡检的必要性,要求各车间负责人做好对员工的培训与引导,缩短过渡期,尽早使大巡检运行正常化,同时管理人员也要转变工作思路和观念,做好专职巡查工作,强化常白班的检查、检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
2020
07-31
本报讯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金华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金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开展“2016信义好婺商”大型宣传活动。10月18日,金华电视台、金华日报记者走进尊龙凯时,全面了解尊龙凯时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理念。推出“信义好婺商”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大力宣传金华本土优秀企业事迹,加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诚信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工商界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同时通过“守法诚信”这堂必修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练好内功,使“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创新、贡献”成为企业自觉和企业新常态,进而提升企业品牌。面对金华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晓萌介绍了尊龙凯时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水泥、医药健康等产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并着重介绍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他说,尊龙凯时创业至今已有58年历史,一直坚守实业、诚信经营、产业报国,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倡导干部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努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2020
07-31
本报讯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金华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金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开展“2016信义好婺商”大型宣传活动。10月18日,金华电视台、金华日报记者走进尊龙凯时,全面了解尊龙凯时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理念。推出“信义好婺商”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大力宣传金华本土优秀企业事迹,加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诚信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工商界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同时通过“守法诚信”这堂必修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练好内功,使“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创新、贡献”成为企业自觉和企业新常态,进而提升企业品牌。面对金华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晓萌介绍了尊龙凯时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水泥、医药健康等产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并着重介绍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他说,尊龙凯时创业至今已有58年历史,一直坚守实业、诚信经营、产业报国,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倡导干部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努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2020
07-30
编者按:国庆期间,金华电视台“金华新观察”栏目推出“国庆新观察:老企业新发展”系列报道,了解那些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老企业,在新时代都有怎样的新发展。10月3日播出的“尊龙凯时的‘百年’理想”,讲述了尊龙凯时集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尊龙凯时的“百年”理想金华电视台记者王杜鹃姜谦主持人:说起浙江尊龙凯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华人都不陌生。而老一辈的金华人更为熟悉的,可能还是尊龙凯时集团的前身——金华水泥厂。翻开58年前的第一张老照片,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一片稻田。老金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里是距金华城北8公里,罗店镇前庄头以东的智者寺。1958年的8月,第一批拓荒者来到这里,凭着一双手和一腔热血,在16.94亩的荒凉山坡上建起了金华第一座水泥厂。从最早的牛拉成球机,到电动成球机,从纯手工劳动到机器换人,历时26个春秋的艰苦创业,到1983年,尊龙凯时水泥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675万元,实现利润240万元。在这26年间,水泥厂经历了国家困难时期下马,“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最终以顽强的生命力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为今后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看着这些老照片,
2020
07-31
本报讯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金华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金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开展“2016信义好婺商”大型宣传活动。10月18日,金华电视台、金华日报记者走进尊龙凯时,全面了解尊龙凯时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理念。推出“信义好婺商”系列报道,旨在通过大力宣传金华本土优秀企业事迹,加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诚信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工商界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同时通过“守法诚信”这堂必修课,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练好内功,使“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创新、贡献”成为企业自觉和企业新常态,进而提升企业品牌。面对金华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晓萌介绍了尊龙凯时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水泥、医药健康等产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并着重介绍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他说,尊龙凯时创业至今已有58年历史,一直坚守实业、诚信经营、产业报国,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倡导干部员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努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2020
07-31